苏修是什么意思
摘要:苏修是什么意思苏联修正主义的简称。“苏修”全称“苏联修正主义”,即社会帝国主义。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苏关系恶化后的产物,意指苏...
苏修是什么意思
苏联修正主义的简称。
“苏修”全称“苏联修正主义”,即社会帝国主义。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苏关系恶化后的产物,意指苏联对马克思主义的偏离。中国共产党认为这种修正并不是对错误的修正,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修正。中国共产党方面也借此维护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性。
社会帝国主义一词,列宁首先使用,指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帝国主义。
60年代初,由于苏共领导人挑起中苏两党论战,并把两党论战扩大为两国之间的争端,对中国施加政治、军事、经济压力,迫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得不对苏共的“老子党”作风和大国沙文主义行径展开斗争。
但在对苏共理论的意识形态界定上,中共认为是“修正主义”,因而提出了“反对修正主义”的口号,并以此在党内开展“反修防修”的斗争。
“打倒社会帝国主义”是国庆20周年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一直沿用到80年代初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后此说法和“美帝”(美帝国主义)一样基本消亡。
美帝苏修
美帝苏修一词来源于冷战时期的中国对美国与苏联(赫鲁晓夫及其继任者执政时期)的描述,全称美帝国主义与苏修社会帝国主义。
苏修全称苏联修正主义。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晚于美帝,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苏关系恶化后的产物,意指苏联对马克思主义的偏离。中国共产党认为这种修正并不是对错误的修正,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修正。中国共产党方面也借此维护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性。
作为中国政府官方出现的高频词汇,美帝与苏修记录着时代特征,以及中国曾经历过的大国关系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领袖考茨基等人及其派别,背叛无产阶级立场,支持帝国主义战争,宣扬民族沙文主义来欺骗和毒害工人阶级,成为社会帝国主义者和社会帝国主义派。列宁的话就是针对以上所讲。
而“社会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使用源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苏两党、两国交恶之后。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苏两党对马列主义一些理论问题、国际共运某些原则问题以及当代世界形势若干重大问题,出现一些不同看法。对于这些分歧,毛泽东始终主张通过内部讨论来解决,而不应影响两国正常关系。但赫鲁晓夫从追求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外交战略出发,一心想把中国纳入他的战略体系,并为此不断对中国施加种种压力,致使意识形态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上,中苏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