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凝华还是凝固
摘要:大气中的水蒸汽直接凝华或水滴直接凝固而成,就是雪。也可说是云中的温度过低,小水滴结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时,就是下雪了。冰融化时会吸热,所...
大气中的水蒸汽直接凝华或水滴直接凝固而成,就是雪。也可说是云中的温度过低,小水滴结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时,就是下雪了。冰融化时会吸热,所以地面气温会比下雪时低。
成因
形成凝华的条件比较特殊,一般是要求气体的浓度要到达一定的要求,温度要低于凝固点的温度,比如低于0摄氏度的时候的水蒸气等,形成原因一般是急剧降温或者由于升华现象造成。
现象
凝华的实际现象举例
1.用久的电灯泡会从透明变成黑色,是在电灯泡工作时发热,而钨丝受热升华形成的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遇冷凝华成极薄的一层固态钨。
2.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玻璃上凝华成冰晶;树枝上的“雾凇”;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结成了一层“霜”;又如自然界中“霜”的形成,窗户上的窗花等等,都是凝华现象。
3.碘蒸气遇冷后,烧瓶内壁会出现碘微粒。
4.冬天叶片上出现的白边。
相关
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使已有碘蒸气的烧瓶降温散热,碘蒸气将直接凝华成固态碘。
在烧瓶中放少量固态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如用沸水加热,达不到熔点但能观察到升华凝华),固态的碘没有熔化成液态的碘,而是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停止加热后,碘蒸气并不液化,而是直接附着在烧瓶上形成固态的碘。前者是升华现象,后者是凝华现象。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时要放热。
同熔化一样,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晶体散热温度下降,达到凝固点时开始凝固,凝固时温度不变;晶体完全凝固成固体后,温度继续下降。凝固过程中晶体是固、液共存状态。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非晶体凝固过程与晶体相似,只不过凝固时温度持续下降,需要持续放热。
晶体凝固的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
达到凝固点后能够继续放热。
熔化是凝固的相反过程。
相关知识点
1、物质凝固需要放热(把热量传给外界环境,使外界变热)。
2、凝固点温度等于物质熔点。(凝固点与熔点都是晶体物质特有的,视为晶体的特征。)
3、生活中的例子:
(1)动物油(猪油)常温下凝固
(2)水结冰
(3)融化的糖,巧克力在温度降低时凝固
(4)饮料放进冰箱冻成冰
凝结
1、由气体变成液体:荷叶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
2、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