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块大洋等于多少人民币
摘要:在民国以前时期(1912年以前),一块大洋(一两银子、一枚银元)=800元人民币;在民国时期(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一块大洋=400元人民币;在解放后...
在民国以前时期(1912年以前),一块大洋(一两银子、一枚银元)=800元人民币;在民国时期(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一块大洋=400元人民币;在解放后(1949年10月1日之后)一块大洋=200元人民币。
1912年袁世凯出任大总统时,他做出了统一货币的经济措施。因为银元上有袁世凯的头像也被人们称为“袁大头”,这款银元做工规范标准且容易识别,在民国迅速流通起来。
民国时期的生产条件,无论是提炼黄金,还是种植庄稼,肯定都不如现在的效率高。所以,一块大洋在民国时期的实际购买力肯定是要超过如今的300元人民币。
如果问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多少钱,通常都是以购买食物的购买力来折算的。同样,考虑到民国时期几十年来的物价波动。一块大洋的价值其实是呈下跌趋势的。
好的,那么这就是给大家分享的一块大洋等于多少人民币?,希望大家看完这篇由小编精心整理的内容后,能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解决你的疑惑!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