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三点水加一个肴念什么字?

2022-08-30 20:30:45 精选问答 阅读 207 次

网友回答

三点水加一个肴是【】字,拼音读作:xiáo

“淆”字的解释

混杂:~惑。混~。

淆念什么字

一、基本释义

混杂: 淆惑。 混淆。

二、详细释义

〈动〉

(形声。从水,肴( yáo)声。本义:错杂混杂)

同本义

淆,乱也,杂也。——《字汇》

又如:淆舛(混杂错乱)淆紊(混杂纷乱)淆讹(搅乱,弄错)

彻底地搀和搅合

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后汉书》

相关词语

纷淆的意思:混淆杂乱。

是非混淆的意思: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绲淆的意思:见“绲殽”。

玉石混淆的意思:比喻好坏混杂。

良莠淆杂的意思:淆:混淆。杂:混杂。好坏混在一起。比喻好人和坏人难以区分。亦作“良莠混杂”

紊淆的意思:犹紊乱。

浑淆的意思:混淆,混杂。词语意思:混杂:混合搀杂:鱼龙混杂。混淆:①混杂;界限模糊(多用于抽象事物):真伪混淆。②使混淆;使界限模糊:混淆黑白 ㄧ混淆是非。● 淆xiáo ㄒㄧㄠˊ◎ 混乱,错杂:淆乱。混淆。淆惑。● 浑(渾)hún ㄏㄨㄣˊ◎ 水不清,污浊:浑水摸鱼。浑浊。◎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浑人。浑话。浑蛋。浑浑噩噩。◎ 全,满:浑身。浑然。◎ 天然的,淳朴的:浑古。浑朴。浑厚。◎ 简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姓。

溷淆的意思:见“溷殽”。词语意思:溷殽:1.亦作“溷淆”。2.混乱,杂乱。● 淆xiáo ㄒㄧㄠˊ◎ 混乱,错杂:淆乱。混淆。淆惑。● 溷hùn ㄏㄨㄣˋ◎ 肮脏,混浊:“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厕所:“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猪圈:“后产子,捐于猪溷中”。

霿淆的意思:混淆不明。

混淆的意思:①混杂;界限模糊(多用于抽象事物):真伪混淆。②使混淆;使界限模糊:混淆黑白 ㄧ混淆是非。

混淆是非的意思: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confuse right and wrong] 有意把对的和错的混为一谈,使人辨不清是非,造成思想混乱无非是包揽词讼,干预公事,鱼肉乡里,倾轧善类,布散谣言,混淆是非。——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混淆视听的意思:混淆:混杂。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mislead the public] 故意以假象或谎言迷惑人,使人辨不清真相,引起思想混乱 Www.583316.coM

混淆黑白的意思: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制造混乱。指故意制造混乱,使人辨别不清。[mix up black and whiteobliterate differenc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指有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故意混淆黑白

黑白混淆的意思: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淆乱的意思:混乱混淆。[confuse] 混淆,混乱淆乱视听

淆乱是非的意思:淆乱:混淆,混乱。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淆乱视听的意思:视听:看和听。混淆是非,以扰乱人们的视听。

淆惑的意思:混淆迷惑。

淆惑视听的意思:故意用假象或谎言迷惑人,使人分辨不清是非真伪。

淆杂的意思:混杂。[mix] 混杂纷然淆杂。——于邵《与裴虬书》

相关句子

1) 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

2) 群言淆乱,异说争鸣;众口铄金,积非成是。

3) 那个奸商利用假消息来淆乱听闻,使得货价暴涨数倍。

4) 关于礼的概念,也往往淆乱不一。

5) 报纸所言,非人民所欲言,是非颠倒,黑白淆乱.

6) 谗邪奸佞之臣,反复无常,淆乱是非,无所作为,就算是明智的人,也很可能被他们迷惑。

7) 不好!林靖心神剧震,他感觉到身后火鸟元素波动陡然淆乱起来,元素力量瞬间被无限压缩成为一点……

8) 这说明,电影分级制度早就该实行了,免得淆乱视听还有,正经人也有俗的一面,人之大伦,躲不过。

9) 今生来世,轮回百转,我还是你的小妖,即使是淆乱乾坤,颠倒阴阳,日月无光,万世染血。

10) 司马光前日上殿乞出知许州,并言方今是非淆乱难明。

11) 他们纷纷现身说法,怒斥江家暗中派出淆乱视听的人。

12) 泛化则会淆乱视听,直接后果是真正的弱势得不到关照。

13) 奸雄,即奸人之雄,本指淆乱是非的辩士,后来多以奸雄指富于权诈、才足欺世的野心家。

14) 本非商品房,却非要往商品房上靠,仿佛有掩人耳目、淆乱视听的目的。

15) 以“涉嫌寻衅滋事”刑拘童贻鸿,罪名之吊诡,之淆乱视听,令人震惊。7

16) 他凶相毕露,终于以聚众结社、鼓吹邪说、淆乱是非的罪名把少正卯处死,并将尸体示众三天,以此威吓革新派人士。

17) 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但对张季鸾的不公正评价仍时有发生,谬种流传,淆乱视

关键词: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