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木字旁加一个同念什么字?

2022-08-27 05:17:46 精选问答 阅读 207 次

网友回答

木字旁加一个同是【】字,拼音读作:tóng

“桐”字的解释

1.泡桐。2.油桐。3.梧桐。4.(tóng)姓。

桐念什么字

相关词语

孤桐的意思:1.特生的梧桐。2.因峄阳孤桐中琴瑟,故后以“孤桐”为琴的代称。据《风俗通》,梧桐生于峄山之阳,岩石之上,采东南孙枝为琴,声极清亮。

丘成桐的意思:词典解释:丘成桐(1949- )数学家。生于广东汕头。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终身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1976年解决微分几何中的“卡拉比猜想”。1978-1979年,与舍恩一起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中的正质量猜想。在拓扑学等方面也有创见。1982年获菲尔兹奖,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个华人。

红桐觜的意思:鸟名。

山桐子的意思:1.亦称“椅桐”。2.大风子科。落叶乔木。树皮平滑,灰白色。叶宽卵形至卵状心脏形。初夏开花,黄绿色。浆果球形,红色。种子可榨油制肥皂。也叫椅。木材可制器具。

弦桐的意思:汉桓谭《新论》:“神农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后因以“弦桐”为琴的别称。

爨桐的意思:1.谓焚烧桐木为炊。事本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蔡邕)闻火烈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后以“爨桐”指遭毁弃的良材。2.指焦尾琴。

峄阳孤桐的意思:峄山南坡所生的特异梧桐,古代以为是制琴的上好材料。语出《书.禹贡》:“羽畎夏翟,峄阳孤桐。”孔传:“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峄阳桐的意思:见“峄阳孤桐”。

抚桐的意思:弹琴。古琴多以桐木制成﹐故云。桐代指琴。

碧桐杯的意思:见“碧筩杯”。

蜀桐的意思:蜀中的桐木。亦代称以此种木材所制的乐器。

破桐之叶的意思:比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

良桐的意思:好的桐木。[good tung tree] 好的桐木

泡桐的意思:双子叶植物,玄参科。落叶乔木。叶心脏形。花喇叭状,白色或紫色。原产中国,是速生优质用材树种。木材轻软,供制作箱柜家具、乐器、飞机车船的装饰板等。也可作为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栽培。[paulownia] 落叶乔木,叶子大,花冠紫色,结蒴果,长圆形。木材质地疏松,可制乐器、模型等

板桐的意思:古代传说仙人所住之山名。

枯桐的意思:1.《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遂以“枯桐”为琴的别称。2.《晋书.张华传》:“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帝以问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为鱼形,扣之则鸣矣。’于是如其言,果声闻数里。”后因以“枯桐”代指击钟的直长形木鱼。

桐丝的意思:指琴弦。

桐严嫂的意思:旧时对桐庐一带妇女的谑称。该地旧属严州,并以桐君山﹑严陵濑著名,故称。

桐乡的意思:古地名。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北。春秋时为桐国,汉改桐乡。《汉书.循吏传.朱邑》:“﹝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后因以为官吏在任行惠政﹑有遗爱之典。 wWw.583316.com

桐乳的意思:1.桐子。状如乳形,故名。2.喻指安乐窝。

相关句子

1、正是在这一独特的历史语境下,曾国藩通过对桐城派的改造和革新,使其再度走向“中兴”,并影响了清朝末期半个多世纪。

2、曾国藩在晚清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发展了桐城派古文理论。

3、百年来,关于桐城派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和成绩。

4、章太炎对桐城派的评价表现出了“真”与“俗”的两面性。

5、桐城派主要是一个古文理论批评流派,林纾不完全赞成桐城派这一说法与此有关。

5、酷猫写作网(在线造句词典)-造句应有尽有,几千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

6、桐城派成员之间广泛存在着“师事”或“私淑”等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这些关系是维系桐城派的重要纽带。

7、桐城派的文学理论与实际成绩卓然,桐城文派是当时清代势力最大的散文流派,且在中国文坛上居于显赫的地位。

8、乾嘉年间的汉学派、史学派、桐城派、骈文派之争,其焦点所在,是确立文章正宗。

9、书信之往来人物多为当时桐城派名家,涉及的历史事件较多,具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

10、桐城派是清代最著名的文学流派之一。

11、归有光和桐城派之间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关系.

12、相对于桐城派后学来说,戴名世的文学思想要开放得多.

13、由空谈变为求实,是清代学术思想的一大变迁,也是桐城派文论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

14、方守彝本身是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这些书信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15、桐城派古文家、翻译家林纾多次在报纸上发表公开信,批判北大毁斥

关键词:桐